异地维权遇暖心调解 法官倾力解纷传递司法温度
作者:
米研锟
发布时间:
2025-05-19 15:31:00
案子调好了,李法官急匆匆上楼制作文书,当事人签完字后,原告“小胖子”找到我说:“请您帮我感谢李法官,要不是她,我这一年生活费都没有了。”说这话样子虽然有点狼狈,但看得出小胖子确实在表达如释重负后诚恳的谢意。
小胖子是个在校大学生,去年“五一”从学校跑宜昌来旅游,结果刚到宜昌就出了车祸,虽然是对方全责,但旅游算是泡汤了,还把从租车公司租的车也撞坏了。大学生没经验,租车公司一催,他没通过保险公司出面就着急慌忙把车拖回荆州维修了,还自己赔了租车公司要求的大笔延迟还车费用。由于没有社会经验,小胖子对自己的损失没有保留必要证据,还拖到今年才来夷陵法院起诉,时间一长,固定事实就更难了。
小胖子要从荆州过来赶早开庭,当天出发来不及,只能提前一天到宜昌,为了省住宿费就去网吧将就了一晚上,结果睡过了头。开庭时候,小胖子又迟到,又差资料又差证据,对方律师的专业答辩让他满头大汗。
“我跑过来不容易,请求法官帮帮我”,小胖子闭庭后都快要哭出来了。
当事人走后,李法官一边看卷宗一边摇头“这案子没法判支持,虽然损失是事实,但这证据差太多了,想办法尽量调解吧,学生不容易。”
经过三天的多轮协商,保险公司终于同意赔付修车费,实际侵权人也同意赔偿800元额外租车费。小胖子想到后半学期终于不用再借钱吃饭,笑开了花。
龙泉法庭践行“如我在诉”理念,正如李法官所言:“再普通的案件背后都是当事人的难题,我们要用有温度的司法,让正义既能实现,又能被看见、被感知。”
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从“程序空转”到“实质解纷”,这起案件不仅维护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更展现出新时代法官的为民情怀,当司法服务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法治的阳光必将温暖更多人的维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