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法槌铿锵护戎装 法徽闪耀守家邦

作者: 程海威   发布时间: 2025-05-08 11:12:23

初夏的阳光里,李某某又一次站在了阔别两年的家门前迷彩服上还沾着海岛的风沙印象中满地狼藉的工地:瓷砖裂缝蜿蜒如沟壑,墙面漆色斑驳似补丁,合同约定的全包装修项目,竟在拖延与争执中搁浅了两年之久。这一次,推开门的一刻,他心中的温馨港湾终于得偿所愿。

案情简要

现役军人李某某长期驻守海疆,2022年与宜昌某装修公司签订《住宅装饰装修合同》,约定全包装修服务及四个月工期。合同履行期间,因建材选用标准、施工质量等双方存在争议,工程多次停滞。2025年3月,双方协商未果,李某某自行完成剩余工程后诉至法院,主张经济损失及违约金共计3.8万元。

经承办法官调查核实李某某已支付合同价款的90%,被告实际完成工程量约80%;双方争议焦点集中于建材品牌替换、施工工艺标准及违约责任认定。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七十条,承办法官组织双方现场勘验,同时为了避免损失扩大,承办法官征询双方意见后随机抽取了一家装修公司电话询价。证据显示被告存在工期延误、装修与设计不符的事实;原告自行采购的建材规格超出原合同约定,自装工程增加了被告履约成本。

实质解纷

4月3日,第一轮调解过程中,李某某指出自装品牌虽与合同不符但价格符合市场单价,承办法官就合同约定的油漆、开关、地板、卫浴品类、人工费用等各项费用与实际自装价格逐一对比分析,明晰其合法权益边界,“合同约定的是国产开关、国产油漆,你这品牌高级多了,咱们还是要以合同为准。”装修公司指出李某某多次付款逾期、诉求与合同内容不符,承办法官就双方聊天记录逐页释明,理清双方违约责任。“人家只剩两三千块钱没有给公司,公司还有多少事没给人家做?再说了,哪有全包装修拖两三年的。”

4月25日,第二轮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采用“双向权益清单”工作法,分别就军人权益维度:核算探亲假时间成本、军属临时租房费用、自装工程必要支出以及企业权益维度:审计被告近三年纳税记录、评估疫情对建材供应链的影响、测算企业偿付能力阈值、企业涉案对信用价值的影响等做“背靠背调解”工作。先是就赔偿金额再次进行磋商,在金额确定的基础上再就履约方式进一步谈判。经过半个月的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方案:装修公司分期支付赔偿金2万元,李某某放弃部分违约金。

法官说法

依据民法典第七百七十条,承揽合同双方应当严守约定内容,但同时也需立足客观履约环境进行公允裁量。法院在查明李某某已依约支付90%款项、装修公司存在装修与设计不符等违约事实的基础上,既坚决维护军人基于合同享有的违约金请求权,又通过市场询价确定对被告造成的成本损耗,最终确定的赔偿数额,实质是对合同约定权益的精细化兑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涉军维权绝非简单的利益倾斜,而是要在法律框架内实现权利义务的精准配比。本案调解方案既包含对军人探亲假时间成本、军属临时安置费等特殊权益的法定补偿,也考量了疫情对建材行业的客观影响、自装工程品牌与合同约定不符的客观情况,严格区分企业履约瑕疵与恶意违约的法律边界既捍卫了合同必须严守的市场法则,也体现了事实必须细究的司法态度,全力构建军民融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