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夫妻为争抚养权对簿公堂 法官耐心释法巧化心结
周六,鸦鹊岭法庭例外开庭审理并调解了一起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抚养权纠纷案。
由于当事人之一是一位初三的在校学生,学业紧张,为了保障当事人权益,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且不耽误当事人正常学习,承办法官与原、被告双方协商沟通后将开庭时间定在了星期六。
2013年4月,原告周某与被告谭某协议离婚。双方约定:婚生女周小某跟随母亲谭某生活,由其抚养,周某每月支付抚养费用。然而,母亲谭某因为一些原因将周小某送到了小孩父亲的老家,周小某的抚养教育义务均由其父实际承担。为了小孩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方便,父女俩来到了法庭请求变更抚养关系。
被告谭某是一位朴实的母亲,婚姻的不幸也让其与女儿有了心结,当法官通过微信向其送达文书时,谭某是抗拒甚至是无法接受的,她不能想象没有了婚姻也没有了女儿。通过法官耐心和有爱心的解释与沟通,谭某最终同意出庭。
庭上,谭某表示不愿放弃抚养权。为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承办法官征询了女儿周小某的意见,其表示愿意跟随父亲一起生活。于是,法官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依法、依理、依情劝解谭某:“离婚也无法斩断你与女儿的亲情,爱是成全,而不是占有,为女儿的学习,生活考虑,到底怎样做对她才是最好?”
听了法官的一席话,谭某沉默良久,庭后,母女俩单独沟通交心,最终,母亲谭某同意变更子女抚养关系,尊重女儿意见。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会因离婚而消除。然而子女的成长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对于子女的抚养,应当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再结合子女的意愿及父母的抚养能力综合考虑,切不可对子女造成二次伤害。
事后被告谭某主动联系法官,表示此事不仅仅是麻烦了法官,耽误了休息时间,也更是感谢法官让其与女儿解开了心结。为表示感谢,被告谭某甚至还为法官微信转账1000元及为法官充电话费500元等一系列行为,均被法官一一回绝,微信转账没有接收,充的500元话费法官也把钱转到了其女儿的银行卡里。法官表示,得到当事人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是工作最大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谢意。是的,公正司法,清正廉洁,这就是一位人民法官的面貌。